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能源署邀媒體實地走訪 檢視漁電共生與土地複合利用(公視新聞網)

能源署邀媒體實地走訪 檢視漁電共生與土地複合利用(公視新聞網)

本文轉自:能源署邀媒體實地走訪 檢視漁電共生與土地複合利用 | 公視新聞網 PNN (pts.org.tw)

 

國家推動能源轉型,致力發展農電共生和漁電共生等太陽能光電。為解除外界的諸多疑問,經濟部能源署8日特別帶著大批媒體,到台南七股漁電共生案場來實地踏查,了解漁電共生的養殖模式及發展現況,以及土地複合利用的可能性。

放眼望去,高達20萬片太陽能光電板就架設在魚塭上,面積更高達113公頃面積,也是國內最大的漁電共生案場。

太陽能光電是國家極力推動的綠能之一,因此8日經濟部能源署也帶著大批媒體來到台南七股區這處漁電共生案場實地走訪,讓各界看到養殖漁業與太陽能光電的結合,以及一地多用複合運用的可行性。

經濟部能源署主秘翁素真指出,「這樣的養殖方式有多元的態樣,讓大家也了解說,這個漁電共生的發展是跟漁業實際融合,包括我們的看到的幾個案場,他養殖的魚種跟種類是非常多的,能夠讓大家眼見為憑 。」

不管是龍虎斑或是紅蟳,漁民在7甲多的養殖魚塭飼養多類物種。

對於新養殖漁電共生方式,漁民說,在過去魚蝦易受到天災地變影響導致死亡。而現在有了太陽能板在上方幫忙遮風擋雨,冬天水溫不容易降低,增加抗寒保暖效果,飼養物種的選擇也更為多元。

養殖漁民陳小姐說:「養比較冷的東西,像是嘉鱲、班頭和赤翅都是冬天的魚,可以適應比較冷的環境,像是龍虎斑、午仔魚這些都要比較熱的時候,只是要養比較密或是比較鬆,養得密風險高,我自己也比較忙,養比較鬆我就不太需要煩惱。」

政府為推動能源轉型,推出以土地複合利用為主軸的「漁電共生」政策,以現有養殖漁業基礎,結合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以維持養殖生產利用並達成潔淨能源目的。能源署也期盼透過實際案例分享,讓各界能夠眼見為憑。